給孩子一嚐有機天然的獎勵圖取自繪本《想買快樂的阿德》
老師和家長都喜歡採用「奬勵」去鼓勵孩子學習。「奬勵」表面上既不會傷害孩子的身心,又能誘使孩子去完成他們沒興趣又得做的事,讓成人可以不帶罪惡感地教導孩子。給予外在獎勵(禮物﹑讚美﹑條件等)確實能改變孩子的行為,效果即時並顯著,可是這個方法卻會產生出一連串影響深遠的副作用。 副作用(一) 短暫虛幻的動力 當孩子學習是為了賺取獎勵,他們就不能明白學習的意義和享受獲得新知識的滿足。只要應付完功課和考試,他們就不會自發地尋求新知識,到最後甚至變得討厭學習。而且獎勵要有效,就必須持續改變,以保持新鮮感和吸引力。一旦獎勵停止,學習的動力就會消失,最後更會形成沒有奬勵就等於懲罰的狀態。 副作用(二) 設有條件的愛 「今次測驗高分,爹哋媽咪就放假陪你出去玩」這句是否似曾相識?要先符合父母期望,才能獲得獎勵和陪伴,當未達標準,就不獲接納和肯定。經歷這種有條件的愛,會影響孩子的自我價值,容易否定自己,難以看到自己的好。他們唯有不斷努力達標,去贏得父母的愛與關懷。這些孩子會容易變得敏感,不敢表達內心的感受和想法,只會設法迎合去討人歡心。 副作用(三) 疏離脆弱的關係 父母著眼要改變孩子的行為,用盡技倆去使孩子聽從,卻忽略了孩子不情願學習的真相。孩子放學後沒有心情做功課,可能隱藏了今天跟朋友吵架的傷心﹑想跟父母分享趣事的期待﹑守學校規矩超過六小時的疲累﹑測驗成績不理想的失落等等。然而,獎勵的出現令親子關係不再純粹,多了利益計算,少了關心理解。 若沒有「人造添加」的獎勵,孩子是否就不會主動學習呢?其實當孩子找到學習的意義和興趣,他們就會獲得由心而發的內在獎勵,包括:學習和掌握新知識的滿足﹑解決困難後的成功感﹑貢獻自己助人的喜悅﹑看見父母為自己感到驕傲的自豪等。想讓孩子一嚐「有機天然」的獎勵?不如就由今天起,陪伴孩子去尋找學習的意義﹑發掘他們的興趣和給予機會發揮潛能吧!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
AuthorWrite something about yourself. No need to be fancy, just an overview. Archives
August 2024
Catego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