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孩子變大還是變壞?圖取至繪本《小王子說不》 當孩子踏入兩歲,他們更有能力掌控身體,急不及待四處探索,並開始懂得用簡單說話與人溝通,積極表達對人事物的喜惡。相比嬰兒時期的服從和配合截然不同,對於原本乖乖合作的孩子突然變得不受控,家長或會感到既擔心又激心,覺得孩子不再聽教,變曳、變壞了,外國更稱這個階段為trouble two(煩人的兩歲)。若然你發現孩子「變了樣」,恭喜你,因為這是健康成長發展的必經階段。 根據心理學家艾力遜(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所提出,「自我」是一個人跟環境持續互動而發展出來,簡單來說,與別人互動會建構出自我形象和自我價值。理論將人生劃分為八大階段(以下圖表節錄了其中五個階段),每個階段有著不同的成長需求和疑惑,同時需要迎合社會環境的限制,因而會面對兩者矛盾所產生的發展挑戰。如果有足夠的探索空間,加上照顧者的耐心教導,孩子就能越過挑戰,健康成長。 父母可以先了解孩子(0-18歲)的成長進程,明白他們的發展需要和內心的疑問,再去調整教養方法。父母如何看待孩子的行為表現,會直接影響親子的互動和孩子的自我建構。例如當3歲的孩子拒絕接納父母的意見,堅持己見,卻因力有不逮而出錯。若家長未能理解孩子的發展需要,主觀地認為孩子是固執﹑搞破壞,不但未能欣賞孩子開始獨立自主的進步,反而怪責孩子不聽話,甚至強硬地要求孩子服從命令,這樣就會嚴重窒礙孩子的身心發展。 究竟是trouble two(煩人的兩歲)還是terrific two(了不起的兩歲)?孩子是變大了還是變壞了?視乎家長的一念之差。當你發現孩子「變了樣」,恭喜你,這代表他已踏上另一發展階段了。父母請跟上孩子的步伐,好好調整自己,與子女一同面對成長的挑戰吧!
0 Comments
離異父母的兩難圖取自繪本《媽媽做給你》
共享親職是指夫妻在離婚後,繼續共同承擔作為父母的角色和責任,讓子女可以保持和維繫與父母的親子關係。說時容易做時難,決定離婚時難免會經歷一連串不悅的心情,如處理離婚所感到身心疲累﹑經歷婚姻失敗的傷心﹑擔憂生活的轉變﹑對孩子的內疚等,可能影響雙方就子女事宜合作。如果婚姻破裂的原因涉及衝突,更有機會夾雜了對對方的憤怒和怨恨,阻礙溝通。 經歷家庭衝突而離異的父母內心難免充斥著不安和矛盾。他們既希望跟前伴侶保持安全距離,減少接觸及影響,然而愛錫子女的他們亦可能不願握殺孩子跟另一方的親子關係,希望子女可以繼續擁有父母雙方的關愛,務求將離婚對孩子的影響降到最低。選擇共享親職的父母似乎無可避免地需要跟對方保持聯繫和交流,旦願能以孩子福祉為依歸去互相配合。 跟子女同住的一方自然成為了孩子的主要照顧者,負責照顧和管教。可以想像在日常生活難免較多機會發生磨擦,甚至出現親子衝突,會需要面對離婚以外獨力育兒的壓力,或許是前伴侶未必可以體會和分擔的。而當子女跟前伴侶見面過後,孩子的情緒可能會受掀動,例如對非同住父母的不捨或能與非同住父母共度親子時光的喜悅。儘管不願多聽到關於前伴侶的消息,有時候卻需要去同理聆聽孩子分享跟對方的相處。 當離異父母自己都承受住莫大的傷痛和壓力,且未有有效地疏理情緒時,又怎能期望可以跟前伴侶理性溝通和接納孩子的心情。很可能在未能跟對方協調孩子安排時掀起往事重提大罵或是為孩子興奮期待與前伴侶遊玩而感生氣或氣餒。回到基本,離異父母在以「孩子為本」的前題下不忘要作出適當平衡,善待自己。騰出空間去做自己喜愛和享受的事,製造喘息的時間,並向信賴的人或專業人士傾訴,在需要時尋求支援。 與青少年的相處藝術圖取自電影《玩轉腦朋友2》
青春期是指兒童逐漸成長至成年人的過度階段,通常為10至21歲的期間。《玩轉腦朋友2》的主角韋莉踏入13歲,青春期警號突然響起,大腦總部進行了一場動盪的擴建工程。戲中有新的情緒專員登場﹑「友誼島」的體積超越「家人島」﹑各種情緒記憶於「信念湖」發展出自我意識,這些場景都很能夠反映青少年階段的心理轉變和挑戰。 焦慮﹑羨慕﹑尷尬等複雜情緒在青春期開始出現,青少年的情緒會變得混亂,他們或會突然感到壓力巨大無比,情緒波動;或會對事物特別敏感,容易激動,甚或嚮往刺激和快感,做出衝動的行為。 家人不再是青少年的全部,家人的影響會在青春期開始逐漸減少。青少年需要獨立和自主,重視私隱及個人空間,會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甚至會堅持己見﹑挑戰權威。他們變得渴望朋輩的認同和接納,積極發展出有歸屬感的圈子和建立自己在社會上的角色。 整合自我、建立「自我認同」是青春期的一個重要里程卑,。青少年會開始探索自己的價值觀,定義自己與外界的關係,尋找自己的身份角色。他們會嘗試回答「我是誰」,預備及選擇出未來的生活方式﹑職業取向﹑人際關係等,塑造出獨特的自己。 當明白青春期子女的發展性轉變和需要後,父母可以調整一下與青少年相處的藝術,學習處變不驚地面對子女的情緒風暴,明白和接納他們的複雜情緒,理解他們的爭辯是在建立獨立自主,耐心聆聽他們的訴求,以互相交流代替訓話,嘗試放手讓他們做決定。父母亦要重新培養家庭以外的生活重心,為親子關係和家庭製造出足夠的身心空間,鬆開手讓子女探索世界、發掘「自我」。 燦爛的人生不會只有快樂的顏色圖取自繪本《彩色怪獸:情緒醫生和他的情緒急救箱》
人類有六種基本情緒─快樂、驚訝、恐懼、厭惡、憤怒和悲傷。情緒普遍被區分為正面和負面,我們傾向追求正面情緒,抗拒負面情緒。不過原來「天生我材必有用」都可以應用到情緒上,情緒本身無分對錯﹑好壞,它們有著各自的功能,能夠覺察和接納所有情緒,才可以達致身心健康。 受到刺激時引發的不安情緒,其實是一個訊號,提醒我們關注「未被滿足的需要」。遇到不義的事會感到憤怒,表達了對公平的重視,或會嘗試為自己爭取個人權益,例如會對著搶了自己物品的人怒吼,甚至出手奪回。面對不確定的未知時會感到焦慮,是對安全感的需要,於是尋求熟悉感以保安心,就好像孩子進入陌生的地方會嚷著要父母陪伴。情緒是我們的好幫手,提醒我們的需要和重視的價值。 相信大家都很歡迎愉快的感受,但在回應「負面」情緒時,又是否能夠保持好奇心去理解和接納呢?還是急忙設法趕走令人不適的感受?「少少事啫」﹑「唔洗喊喎」﹑「有咩好嬲呀」等說話就好像在傳達這些感受是有問題的,甚至會討厭自己的感受,嘗試努力壓抑情緒,最後反而更影響身心健康。 下次當有不愉悅的感受冒起時,不妨先安頓好自己的心,並保持好奇地歡迎每一個感受。給予空間去重述心路歷程,嘗試找出未被滿足的需要,活出五味紛陳的燦爛人生。 給孩子一嚐有機天然的獎勵圖取自繪本《想買快樂的阿德》
老師和家長都喜歡採用「奬勵」去鼓勵孩子學習。「奬勵」表面上既不會傷害孩子的身心,又能誘使孩子去完成他們沒興趣又得做的事,讓成人可以不帶罪惡感地教導孩子。給予外在獎勵(禮物﹑讚美﹑條件等)確實能改變孩子的行為,效果即時並顯著,可是這個方法卻會產生出一連串影響深遠的副作用。 副作用(一) 短暫虛幻的動力 當孩子學習是為了賺取獎勵,他們就不能明白學習的意義和享受獲得新知識的滿足。只要應付完功課和考試,他們就不會自發地尋求新知識,到最後甚至變得討厭學習。而且獎勵要有效,就必須持續改變,以保持新鮮感和吸引力。一旦獎勵停止,學習的動力就會消失,最後更會形成沒有奬勵就等於懲罰的狀態。 副作用(二) 設有條件的愛 「今次測驗高分,爹哋媽咪就放假陪你出去玩」這句是否似曾相識?要先符合父母期望,才能獲得獎勵和陪伴,當未達標準,就不獲接納和肯定。經歷這種有條件的愛,會影響孩子的自我價值,容易否定自己,難以看到自己的好。他們唯有不斷努力達標,去贏得父母的愛與關懷。這些孩子會容易變得敏感,不敢表達內心的感受和想法,只會設法迎合去討人歡心。 副作用(三) 疏離脆弱的關係 父母著眼要改變孩子的行為,用盡技倆去使孩子聽從,卻忽略了孩子不情願學習的真相。孩子放學後沒有心情做功課,可能隱藏了今天跟朋友吵架的傷心﹑想跟父母分享趣事的期待﹑守學校規矩超過六小時的疲累﹑測驗成績不理想的失落等等。然而,獎勵的出現令親子關係不再純粹,多了利益計算,少了關心理解。 若沒有「人造添加」的獎勵,孩子是否就不會主動學習呢?其實當孩子找到學習的意義和興趣,他們就會獲得由心而發的內在獎勵,包括:學習和掌握新知識的滿足﹑解決困難後的成功感﹑貢獻自己助人的喜悅﹑看見父母為自己感到驕傲的自豪等。想讓孩子一嚐「有機天然」的獎勵?不如就由今天起,陪伴孩子去尋找學習的意義﹑發掘他們的興趣和給予機會發揮潛能吧! 想孩子聽話,原來父母都要「聽話」。 圖取自繪本《咆哮的媽媽》
當你情緒低落時,你會尋求朋友還是陌生人的支持?當你遇到困難時,你會選擇聽取朋友還是陌生人的意見?原來我們在聽別人說話時,很自然會對他們的分享抱有懷疑,這是人類的本能反應,是一種保護機制避免受騙。所以,大部份人回應以上問題都會選擇前者,一位讓你感到有親密連繫的人去相信和學習。因為我們知道他們明白和理解自己,亦相信他們會為自己設想,分享的想法或給予的意見會對自己有好處。 孩子同樣有這種特性。每當孩子不回應或拒絕接受你的意見時,很大機會意味著你們的關係暫時「斷線」。父母可以嘗試以下兩步跟孩子重新由心連結︰ (一) 示意孩子你準備向他們傳遞訊息,例如呼喚孩子的暱稱﹑跟孩子作眼神交流和對他們微笑等。這些舉動可以讓孩子感到重視和尊重,同時明白即將接收的訊息是重要,並關乎自身的,讓他們好好準備去注意內容,營造聆聽的空間。 (二) 告訴孩子你對他的觀察,並嘗試理解他的心情。儘管我們不認同孩子的行為,我們仍可以去聆聽和接納他們的情緒。你是在告訴孩子你是一位明白他﹑值得信任,可以讓他學習的對象。一旦成功接通,孩子會願意卸下戒心去聆聽你的話,相信你的意見是為他好的,更大機會跟你合作。 |
AuthorWrite something about yourself. No need to be fancy, just an overview. Archives
August 2024
Categories |